电捕焦油器运行时涉及高压电、易燃易爆气体、高温等危险因素,若操作不当易引发触电、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因此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蜂窝式电捕焦油器厂家介绍以下是管式电捕焦油器使用过程中需重点注意的安全问题:
电捕焦油器的重心是高压静电场(工作电压通常 10-60kV),高压系统是安全防护的重中之重:
设备接地与绝缘保护
必须设置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4Ω,且高压发生器、电极壳体、控制柜等金属部件需单独接地,避免静电积累或漏电。
高压绝缘子(支撑阴极的部件)需定期检查绝缘性能,表面不得有油污、粉尘或结露(否则易击穿短路),可加装保温套或加热装置防止低温结露,并用酒精定期擦拭清洁。
操作人员需经技术培训,熟悉高压设备操作规程,严禁无证操作。
检修或清理电极前,必须先断开高压电源,并通过放电棒对电极进行充分放电(至少 3 次,每次放电时间≥30 秒),再悬挂 “禁止合闸” 警示牌,派专人监护。
高压控制柜需设置过流、过压、短路保护装置,运行中若出现电压骤降、电流异常升高,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再启动。
电捕焦油器处理的废气(如焦炉煤气、石油化工废气)多含甲烷、氢气、苯等易燃易爆成分,且焦油本身属易燃物,需严格控制点火源:
气体预处理与浓度控制
废气进入电捕前,需经预处理去除夹带的明火焰、火星(可加装阻火器),避免直接进入电场引发爆炸。
若处理含氧量较高的气体(如空气与废气混合体系),需严格控制氧含量≤2%(针对煤气类),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氧含量过高时,静电火花可能引燃气体)。
壳体、管道连接处需密封严密(采用法兰加石棉垫片),防止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到车间或周围环境。
设备周围严禁堆放易燃物,10 米范围内不得动用明火(如焊接、吸烟),若需动火作业,必须先停机、通氮气置换气体,经检测可燃气体浓度≤爆炸下限的 20% 后方可进行。
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和防爆型通风设备,一旦检测到泄漏,立即停机并启动通风,排除隐患。
温度控制
严格控制废气进口温度在设备设计范围内(通常 50-150℃):温度过高会导致电极材料(如普通碳钢)腐蚀加速、强度下降;温度过低则可能使焦油冷凝堵塞管道或电极,甚至引发电场短路。
若处理高温废气,需选用耐高温电极(如 316 不锈钢)和绝缘材料(如石英绝缘子),并对壳体进行保温,防止外壁温度过高烫伤操作人员。
系统需保持稳定的负压或微正压运行(通常 - 500 至 + 500Pa),压力剧烈波动可能导致气体流速突变,影响净化效率,甚至造成壳体变形、密封失效。
安装压力表和压力变送器,实时监控压力变化,若出现压力骤升或骤降,需排查是否有管道堵塞、阀门故障或泄漏,及时调整风机风量平衡压力。
定期清理,避免堵塞
电极表面的焦油和粉尘若长期不清理,会导致电场强度下降、阻力增大,甚至引发局部放电(产生火花)。需按周期(通常 1-3 个月)用蒸汽、热水或化学清洗剂清洗电极(管式可在线清洗,蜂窝式需拆洗),清理出的焦油需密封储存,防止挥发或自燃。
底部集油器需及时排油,避免焦油满溢至电场内部,引发短路或火灾。
人工清理时,需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安全帽、防护手套,避免直接接触高温部件或焦油(焦油可能含苯等有毒物质,需佩戴防毒面具)。
若采用机械清灰(如振打装置),需.设备停机状态下操作,防止机械部件运转伤人。
通风与防毒:车间需保持良好通风,防止泄漏的有毒气体(如苯、硫化氢)积聚,操作人员需定期体检,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物质。
设备定期检测:每.需由机构对高压系统、接地装置、防爆部件进行检测,.符合安全标准(如高压绝缘子耐压试验、接地电阻复测)。
总结